10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63期通识教育系列讲座在东区第二教学楼2103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古代石灰基建筑材料的科学认知与保护材料研究》为主题,由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马啸教授担任主讲人。讲座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系统梳理石灰基建筑材料的研究脉络,并展示了相关科研成果,为在场同学带来一场兼具学术性与科普性的知识分享。
讲座伊始,马啸教授以古代建筑材料为切入点,从石灰基材料的形成过程、核心化学原理等基础内容入手,为同学们搭建起对该材料的基本认知框架。随后,马教授围绕“寻”“探”“保”三个方面,全面展开讲解。
在“寻”方面,马啸教授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石灰基建筑文物制作技术的演变轨迹,深入分析了古代水硬性建筑材料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研究发展脉络,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空白与待突破方向。接着,在“探”方面,马教授将重点放在石灰灰浆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上,从夯制工艺、机械性能测试、孔隙特征、微观形貌等维度,详细阐释了材料性能优化的科学原理。最后,在“保”方面,马啸教授通过具体研究案例,介绍了适用于古代石灰基建筑材料的保护材料与工艺,以及用于文物修复的石灰基新型功能材料,展现了科研成果向文物保护实践转化的前沿进展。
本次讲座通过理论阐释与科研案例相结合的形式,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石灰基这一古代重要建筑材料的科学价值,更激发了大家对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领域的探索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