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下午,本学期通识教育系列讲座第十九期《何谓现代性社会?——现代性社会的基本特征与知识基础》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五教5301教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为通识课《西方思想经典与现代社会》线下翻转课堂公开课,主讲老师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世界本原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人黄裕生老师。讲座以古代社会作为一个参照系来观照现代性社会,通过描述现代性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来呈现现代性社会的一些基本规定,然后讨论构成具有这些基本特征的现代性社会的知识基础。
讲座伊始,黄裕生老师通过社会生活中心经济化、当前化、工业化以及人类个体获得本位地位四个基本特征来刻画现代性社会,其中第四个基本特征是人们通常忽视的。人类个体的本位地位与平等关系,是现代性社会最根本性的一个特征,也是它不同于古代社会最重要的一个分别,只不过,这个分别是随着现代性社会自身的完善、成熟,才愈益显明出来。
随后,黄老师介绍了现代性社会的两大知识基础——由数学和自然科学提供的功能性知识基础以及由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提供的原则性知识基础,并举例说明了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区域迈向现代性社会的历程进程的速度千差万别,这种速度差在根本上取决于对构成现代性社会之基础的两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尤其关键的是第二类知识,即原则性知识。
讲座临近尾声,黄老师强调了人文科学特别是哲学的先行与坚守在对第二类知识的学习与接受中的重要性。一个地方的哲学尤其是人文科学,只有突破到足以确立和坚守第二类知识体系,才可能自觉而坚定地朝现代性社会迈进;否则,只能以被卷入的方式被带向现代性。
图文/岳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