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通识教育系列讲座第24期《从单一种植到多品种种植制度:史前粮食全球化》于科大东区第二教学楼2507教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罗武宏老师主讲,讲座意在向同学们介绍史前粮食全球化的过程和意义。
讲座伊始,罗武宏老师通过举出进口食品的例子作为引入点开启本次讲座,告诉大家什么叫阐述何为食品全球化、以及什么是全球贸易系统,以及中国的丝绸之路和以及哥伦布大航海等事件是如何推动了食物全球化的进程的。
我们现在餐桌上的玉米、南瓜都是通过大航海从美洲引入,又逐渐传播到中国。
在详解史前粮食是如何从单一种植发展到多品种种植制度之前,罗老师首先介绍了“生态机会主义”的概念,:这一概念解释了全新世早期地貌变化环境下人群有意识选址的问题——选址的策略会决定该地区原住民认识和使用的植物资源,进而影响早期农业的规模和植物驯化的方向。
接下来罗老师分析了新仙女木事件、第四纪灭绝事件等案例来回答人为什么要从采集经济变成原始的栽培、驯化植物,解释了原始农业是如何起源的。
讲座的重点放在多种种植制度的形成过程上。罗老师按照时间为线索,分别讲解了距今9000-7000年时稻作农业发展特点,包括此时开始出现植物明显驯化的特征,同时也强调了此时处于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在谈到贾湖遗址中的发现时,罗老师提到在贾湖遗址第一、二期中,迄今为止发现的种植植食只有水稻,其他的均为采集经济,说明采集是那时获取植食资源的主要方式。而这一时期的粟作农业也有其发展特点:在粟作农业中,依然是黍子为主,粟次之;且此时仍处于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粟类植物在人们的生业经济中占从属地位。
在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时代,中国中东部全面进入全新世适应期,水稻田的发现也在距今6000年左右确立其主体地位。罗老师举出田螺山遗址水稻田、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驯化历程、高邮龙虬庄遗址的原始稻作以及淮河中游地区水稻驯化历程等案例,告诉大家粟作农业受仰韶文化扩张和整合的影响下,其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黄河、长城以北,黄河流域的华山文化圈、嵩山文化圈、太行山文化圈等地。
在距今5000-4000年前,小麦传入中国。罗老师通过图片为大家展现甲骨文的“麦”字,其形态很像一个麦穗,也像现在的汉字“来”字。提到,关于小麦传入中国的途径,学术界提出了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欧亚草原之路,这三种路线的说法。罗老师他也强调,目前还未出现有利的证据证明小麦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仅仅只是一个学术猜测。
讲座通过展示诸多地区的遗址案例和罗老师的细致讲解,重点关注了中国史前农业从起源到形成多品种种植制度的整体发展历程,同时对史前粮食全球化的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而揭示了不同历史阶段下,先民们应对环境变化与文化变迁时所采取的适应性策略。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史前农业的发展脉络,也为我们认识先民们的智慧与勇气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文字、图片/芮杨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