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通识教育系列讲座第二十一期《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于科大东区第五教学楼5505教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范安川老师主讲。讲座通过展示诸多青铜器文物图片和老师的细致讲解,展现了中国古代辉煌的青铜文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青铜文明情况,从元素的视角带领同学们进入考古学研究、了解青铜器在中国的发展。
讲座伊始,范安川老师就以图片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诸多国家博物馆珍奇馆藏。的大盂鼎,并且借由大盂鼎的展出告诉大家一个参观博物馆的小诀窍,即在博物馆文物展出中,凡独立展出、放在中间的展品,都是很重要、极具历史意义的文物,同学们可以留心关注。在介绍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大克鼎之时,范老师向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江浙沪一代并非青铜文明中心,那么为什么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器却数量众多呢?接下来他作出解答:上海作为租界,曾经是富商、买办的聚居地,其中一部分人热爱收藏文玩,文玩私藏风靡一时。解放前后很多古董商急于将手中存货运往国外,其中不少被上海市政府查扣收缴,解放后都移交给了上海博物馆,成为其建馆之初最大的藏品来源。
他们的收藏也因此保存下来,流落海外此后许多人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他介绍到,在讲解青铜文明时,范老师提出几个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为什么要使用青铜这样的材料?为什么我们的祖先挑选了青铜?青铜文化是怎样的?而关于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选择使用金属、冶炼青铜时,范老师也给出了令人惊讶的答案——包括金银铜铁在内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由于颜色绚丽、吸引眼球,使得我们的祖先能最先注意到,金属也因此被用作装饰等用途开始进入人类生活。接下来,范老师播放了一段有关银杯制作的视频,通过视频的演示和范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杯身的打制、加工、装饰、纂刻等过程和银杯把手的制作方法。
谈到金属分布情况时,范老师通过展示一张世界铜金属资源分布图,从地球化学丰度的角度展现了世界地壳中金属资源的不均匀分布的状况,点明了世界文明起源地均远离矿区的事实。他强调,为抢夺资源会增加不同地域间的交流,金属资源分布不均匀既是文明发展的阻碍也是文明发展的推动力。
最后,在谈到中国古代的青铜文明时,范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我国最早记录有合金配比的著作《考工记》,其中提到的“金有六齐”就是指制作不同种类器具具有的不同合金比例。中国青铜器的独特性也是本次讲座的另一个重点,中国青铜器具有数量多、种类多、以容礼器为主、器物铭文以及制作工艺独特等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和文明的延续时间极长相关。
最后,范老师还介绍了一些来自青铜器的词语,包括模范、节约、斡旋、权衡等。例如“节约”,最初就是指马具上的器件,有驾驭、控制马匹的功能,东周延伸出了控制、节制的意思,随着时间的发展最终变化出“节俭”的意思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前来认领前两周在课堂上制作的陶瓷手工艺品,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欣赏、评析,共同合影留念。学习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了同学们亲手制作的作品和范老师本次讲座的倾情讲解,相信同学们能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所承担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中华璀璨文明的无穷魅力。
文字、图片/芮杨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