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人类与病毒跨世纪的“持久战”:艾滋病》讲座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 2025-03-21 阅读量: 10

319日,通识教育系列讲座第49讲《一场人类与病毒跨世纪的“持久战”:艾滋病》于科大东区第二教学楼2211教室举办。本次讲座由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正高级研究员刘欢老师主讲,讲座以“特洛伊木马”为喻,深入剖析了艾滋病的发现历程、科学挑战及社会影响,吸引了百余名师生参与。



讲座伊始,刘欢副教授以“特洛伊木马”这一经典比喻引入,“巨大的木马伫立在特洛伊城,希腊士兵从木马中出来打开了城门。”——  HIV 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而使得患者失去对抗疾病的保护和免疫能力,被称为复活的“特洛伊木马”病毒。艾滋病(AIDS)作为“世纪瘟疫”,自1981年首次被发现以来,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艾滋病几乎一直占据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前十名疾病之一。尽管医学进步显著,彻底治愈仍面临巨大挑战,这场“持久战”仍在持续进行。

1981年,美国发现一种以免疫系统缺陷为特征的新型传染病,表现为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和卡波济氏肉瘤(KS)。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迅速成立疫情监控小组,确认疾病通过血液和性途径传播,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1983年,法国与美国科学家发现导致AIDS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研究发现在二十世纪初,人类在捕猎或食用野生动物时可能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经宿主传播和变异演化成为HIV。对于从事艾滋病毒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工作人员,我国明确规定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信息,不能公布和传播个人相关情况,并采用编码系统保护个人信息。一如机场安检处的警示灯,尽管很少亮起来:安全的背后,正是危机的化解。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升级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又称“鸡尾酒疗法”可有效控制病毒载量。中国发布“四免一关怀”政策,向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实行免费匿名检测,免费母婴阻断,艾滋病致孤儿童免费上学,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在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开展艾滋病防治行动中,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是强有力的武器,也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建设健康中国的保障。反对歧视和关爱生命传递的是红丝带的思想观念,关心那些活着的HIV感染者,关心那些已经死去的病人,关心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人。



讲座结尾,刘欢老师强调艾滋病防治不仅是医学课题也是社会课题:知识就是力量,正确的判断力来源于科学本身。人类的幸福要靠全人类共同去创造,科学的事业需要所有热爱科学的人去实现。树立正确的科学理念和伦理意识,每一个人都享有健康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有维护健康的责任。新时代健康理念强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力求将各种健康危害因素降到最低,树立共抗艾滋病的信心、传播参与疾病防控的理念、实施共享健康的行动,奋斗出健康的幸福。

本次讲座通过历史回溯与科学剖析,揭示了人类对抗HIV的复杂历程,呼吁公众正视艾滋病防治的长期性,以科学态度与人文关怀共同构建“包容、爱心”的健康生态。正如刘欢老师所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全人类的智慧与坚守。”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