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通识教育系列讲座第55期《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在科大东区第二教学楼2304教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哲学系副教授王高峰老师主讲,以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伦理争议为核心,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引导学生探索科学进步与人类价值的深层关联。
讲座伊始,王老师从20世纪重大伦理事件切入,揭示伦理准则如何塑造现代研究规范;进而讨论当代热点,基因技术引发的“设计人类”争议、新兴医疗设备对个人自主权的挑战、全球健康研究中资源分配的不平等。通过案例讨论等互动形式,介绍知情同意、风险权衡等基本伦理原则,以及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伦理审查的重要性等。引导学生就“科技发展是否应有禁区”等问题展开思考,为理解生物医学时代的伦理抉择提供人文视角。
深入讲座内容,在“历史教训和国际伦理规范”部分,王老师解释了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合理性,指出动物模型无法完全替代人类受试者,临床试验对新药验证的必要性。同时,王老师强调了“治疗误解”的危害,要求研究人员避免此类情况,确保研究符合伦理要求。此外,王老师还和同学们还探讨了创新性疗法的监管问题,提出需确保知情同意、公开透明,以医学科学为基础,并加强机构内部监管与患者病情监控。
在探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知情同意”时,王老师追溯了知情同意在医疗实践中的发展历史,以1767年英国的经典案例,说明术前取得患者同意的重要性。同时,王老师详细阐述了生物医学研究中同意的概念,明确了有效同意的标准,强调同意需由具备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做出,且在道义和法律上具有约束力。谈及“伦理审查”这一关键环节,王老师指出伦理审查委员会需依照法律、法规,对研究方案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符合伦理要求,切实保护受试者权益。此外,本次讲座还涉及“科研诚信”以及“科研中的利益冲突”等内容,引发同学们对科研伦理的全面思考。
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的学术视野,更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科研伦理观念,在探索科学奥秘的同时,坚守人类价值底线,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